平面设计:设计前的场景分析
来源:广东敏杰 时间:2020-11-12 14:11:27
设计前的场景分析
在设计项目之前的场景分析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线下活动相关的物料设计,如果设计上面有误差而不能与现场条件进行匹配,那么容易使得整体效果有所差别。
案例 01:在设计活动背景板的时候,除了精确测量现场制作尺寸以外,也要考虑使用场景。如果是舞台背景使用,就要考虑主持人、嘉宾、演员等的人物高度值,因为他们会遮挡住画面中关键信息的呈现。因此,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个因素而绕开重要信息的布局位置。
案例 02:比如一个舞台以展架作为背景画面的展示形式,那么我们设计的时候就不能只是以展架搭建出来的尺寸为准。通常会比测量尺寸大一点,以免出现白色画布的露出,影响整体画面的效果。
案例 03:我们在设计印刷物料的时候,需要考虑裁切的误差,毕竟大批量的印刷不可能是一张张裁切的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出血线(让印刷画面超出的那条线),出血线外面的位置就是要被裁掉的地方。
案例 04:如果是一场户外的活动需要展架,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确定好展架的材质。因为户外是有风的影响这个因素的,如果材质很轻就无法抵挡,需要采用能够固定在地面或者重量足够抵挡一般横风的材质。
案例就不一一列举,希望通过简单的几个案例,让大家知道设计前的场景分析在设计中的重要程度,让你的每一个设计都符合真实场景的设计需求。
6、灵感积累的重要性
无论做什么工作,职业习惯是非常重要的,作为设计师来说,养成良好的设计职场习惯也是至关重要。所谓的灵感积累就是日常对于优秀设计作品的采集与分类能力,去吸收优秀的设计作品,分析与发现作品背后的设计轨迹,这样才能不断地武装自己的创意脑海。
并不是接到项目,需要灵感的时候才去寻找,而是养成日常灵感积累与分类的习惯。虽然做平面设计,但是你的关注点并非仅仅如此,全面的设计认知将会使得你的脑洞更加灵活,不断地创作出更好的作品。
7、素材的利与弊
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的设计师,会过于依赖素材的运用,虽然素材可以变相地提高工作效率,但是却会使得设计师养成一个过于依赖的习惯。素材的运用会降低设计师的设计动手能力,一旦遇到要求较高的项目就会难以执行
所以,在面对素材上面通常都是利弊交加的,我们需要谨慎对待,千万不要过于依赖而降低自己的动手能力,要具备自己创造素材的能力,对于看到的视觉效果要能知道实现的原理和运用的技法。
8、日常自创素材的重要性
面对前面一个素材利弊的问题,我们引出关于日常自创素材的话题,虽然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的设计师来说,自创素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也不能很好地达到想要的效果。但是这个创作素材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对于软件技法层面的熟练度,也能养成动手设计的习惯。
通过自己原创出来的素材不仅用得放心(无需考虑版权问题),也能积累属于自己的素材库,这将会使你进阶设计更快一步。